市场固态电池炒作频现之际 ,产业一线的声音却异常冷静 。近日多位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高管公开表示,全固态电池真正实现规模化装车最早也要到2030年以后。在这之前,行业技术主战场仍是半固态的商业化落地与液态电池的持续优化。
相比之下 ,半固态电池已实现批量装车 。当下,电池行业处于技术迭代的加速期。今年上半年,半固态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超过300% ,凭借安全 、能量密度与成本的平衡,有望成为中国中高端车型的重要选择。
在持续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,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也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,迈向全球市场 。2025年上半年,行业出口额突破800亿元,多家企业已启动海外生产基地或本地化合作布局,且出海策略有所分化。11月15日 ,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“当前中国企业的出海模式虽以技术输出为名,但实质是可控输出。无论是技术授权 ,还是低股权合资,其核心思路都是将核心配方、工艺和知识产权等关键技术保留在国内,海外工厂主要承担非核心制造环节或受控的技术授权生产 。 ”
性能与成本双重驱动
回顾过去5年的发展历程 ,中国动力电池的产品性能实现了大幅提升。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从130Wh/kg提升至目前的190—200Wh/kg;充电速度方面,原本难以实现快充的磷酸铁锂体系,现在可以支持15分钟快充 ,部分技术路线甚至可达10分钟快充。在成本端,电池包成本已由以前的2元/Wh降至不到0.5元/Wh,降幅达75%。
性能与成本的同步优化打破了二者被视为矛盾体的认知 ,也促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。目前,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。近年来,无模组电池包、电池底盘一体化等结构创新陆续出现并实现量产应用,推动系统能量密度提升和制造成本下降。
2025年前三季度 ,中国动力电池的销量达到了786GWh,同比增长8.9%;出口量超过129GWh,同比增长32.75% 。10月24日 ,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公开表示,目前,我国向全球供应了超60%的动力电池。以四川宜宾为例 ,目前当地动力电池产能突破200GWh,据了解,这相当于全球每10块动力电池中就有1块产自宜宾。
除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,车网融合 、低空经济、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也给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可能,促使电池企业储备多元技术路线,动力电池技术演进也一直是产业关注重点 。
在多种前沿电池路线中 ,全固态电池因理论上具备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。然而,来自电池企业、整车制造商及行业专家的最新观点显示,全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有较长周期,当前产业重心仍集中在半固态电池的推广 、液态电池的性能优化以及成本控制等实际问题上。
液态电池仍有潜力
众所周知 ,全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和工程验证阶段,面临材料稳定性、界面兼容性、制造工艺等一系列技术挑战 。11月11日,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公开表示 ,“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示范装车可能在2027年实现,但要找到更低成本的制造工艺,达到具备经济性的规模化生产条件 ,估计最早也要到2030年以后,但是在此之前可以找汽车之外的领域先行先试。”
长安汽车副总裁邓承浩也认为,2030年是很乐观的预期 ,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时间点可能在2035年。他指出,液态电池本身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完,当前网络上存在一些对固态电池突破的过度解读 ,导致部分消费者产生“现在购买液态电池车型是否会很快过时”的疑虑,这种预期需要引导和纠正 。
在此背景下,折中的半固态电池正成为当前中高端车型的重要选择。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,“2025年上半年 ,中国半固态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超300%。 ”该技术通过引入少量固态电解质,可以在提升三元锂电池安全性的同时,基本不增加成本 ,且可沿用现有产线进行生产,从而在短期内实现快速普及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企业已开始调整技术表述方式 。邓承浩介绍 ,在其团队内部更倾向于使用固液混合而非半固态,以强调它是液态电池技术的升级,以防直接关联到全固态电池 ,避免引发全固态电池可以很快全面替代现有技术的误解。
液态电池的技术潜力仍在持续释放,半固态电池是全固态电池成熟前的重要过渡乃行业共识。目前,低温性能 、安全性等指标成为各方关注的核心 。尽管电池在正常使用中的热失控风险已显著降低 ,但在极端碰撞等工况下的防护能力仍需加强。同时,在成本方面,动力电池包占整车成本的比例仍有下降空间。
出海路径分化
在技术持续突破的同时,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也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,开启全球化征程 。目前中国电池出口规模已经十分可观,2025年上半年,行业出口额突破800亿元 ,多家企业启动海外生产基地或本地化合作布局。不过,在实际推进过程中,不同企业根据自身能力与目标市场差异 ,采取了多元化的出海策略。
蜂巢能源曾在德国规划建设工厂,并获得宝马的大额订单 。但是经过综合评估,蜂巢能源最终决定放弃该项目。11月11日 ,杨红新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高端对话中明言,“欧洲工厂的建设投资为国内的5倍,设备采购成本高出至少3倍 ,人工成本也为国内的5倍以上,叠加能源价格、利率波动和政策摇摆等影响,项目难以实现盈利。相比之下,蜂巢能源在泰国的电池工厂仅用8个月即实现投产 ,第二年盈利,彼时产能利用率仅达到40%,因为整个东南亚市场的政策相对稳定 ,而且对中国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。”
这反映出当前中国电池企业出海面临的现实挑战。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的补贴政策存在不确定性,欧洲电池法案的部分实施细则尚未出台,本地化生产要求也可能因本土车企反对而推迟。在缺乏强制性采购政策支持的情况下 ,高成本的海外工厂能否被海外客户青睐,仍要打上一个问号。
部分企业开始探索非重资产出海模式 。杨红新表示,可借鉴苹果等企业的经验 ,将制造留在亚洲,输出技术、专利和运营管理能力,国外的重资产投资则由当地合作伙伴负责。
柏文喜告诉记者 ,“目前在技术输出和本地合资的出海模式下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技术大多保留在国内,海外工厂主要承担非核心制造环节或受控的技术授权生产,面对印度等类似市场 ,中国官方已明确建议要确保核心技术不落地。”
(文章来源:华夏时报网)
炒股配资网站有:股票邮政卡可以开户-生猪产能调控超预期!明确头部企业要带头减产
配资炒股大全:最新股票选股软件app-同比增长28%!前8月TOP100企业拿地数据出炉
炒股配资论坛:中国股票排名前十名-相关概念股再拉升!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近期明显加速 但关键技术路线仍未明确
炒股软件股票软件:股票开户需要哪些-Q2净利下滑89%低于预期 美团王兴: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 对Keeta潜力乐观
最新牛股推荐股票交流群:炒股配资在线-无3C标识的相机电池能上飞机吗?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多地机场回应
投资股票用什么炒股软件:股升网股票配资具体地址-固态电池新突破 多只龙头股年内涨幅翻倍
国内配资炒股官网:股票跟买平台哪个好-社保基金最新持仓动向揭秘!Q2新进71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 苏试试验获增持家数最多
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-配资开户|股票配资开户|配资炒股官方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8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对外公布。 这份意见强调,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、...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,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,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...
近日,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润光能”)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,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。...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