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新制药(688189.SH)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 。继三年内三次更正财务数据后,公司于近日因“涉嫌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”被证监会立案。财联社记者获悉 ,目前调查尚处初期,但这场监管风暴早有征兆——从2020年至2024年,公司财务报表频繁“变脸” ,会计差错、收入虚增 、盈亏逆转轮番上演。
立案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,南新制药今日以一字跌停报收,市值较8月高点已腰斩 。与此同时 ,公司原本寄望以4.8亿元并购实现转型突围的计划,也在公告披露仅34天后宣告终止,战略失速与财务信任危机叠加,令这家2020年才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陷入多重漩涡。
立案背后的财务乱象:三年三更正 ,盈亏逆转埋雷
今日上午,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南新制药,其工作人员透露 ,目前公司只收到了《立案告知书》,相关监管部门尚未来公司现场。
针对“是否存在退市风险”的问题,上述工作人员称“我们也不太好确定 ,也要等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出来 。 ”
今日,南新制药开盘即一字跌停直至收盘,与8月1日18.78元/股的高点比较 ,南新制药市值现已腰斩。
财联社记者注意到,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并非突然发难,回溯南新制药的财务数据更正轨迹 ,这场监管风暴早有伏笔。自2023年起,南新制药便因会计处理瑕疵、收入确认违规等问题多次更正财务报告,涉及2020年至2024年多期数据,且问题性质呈现逐步升级态势。
最早的财务漏洞出现在2023年4月 。彼时南新制药披露 ,2021年1月至3月(2020年年报披露期间)发生销售退回6664.17万元(含税),该笔款项本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,调减2020年营业收入5897.50万元——这一金额占当年营收的5.42%。但公司并未按会计准则要求追溯调整 ,导致《2020年年报》至《2021年年报》在内的五份报告需要变更。
更正后的数据显示,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步调减500.62万元,占更正后净利润的3.91% 。湖南证监局当日便采取监管措施 ,对时任董事长杨文逊、总经理张世喜 、财务总监李亮出具警示函,并将三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。
时隔不足一年,南新制药再曝数据存在“差错”。2024年2月29日 ,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,披露归母净利润354.77万元、扣非净利润468.47万元,宣称实现“同比扭亏为盈” 。但仅隔26天 ,公司便发布更正公告,将扣非净利润上调至1107.74万元,调增幅度高达76.5%;归母净利润也微调至375.15万元。
对于如此悬殊的差异,公司仅解释为“工作人员对非经常性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会计判断差错 ”。这一说法未能平息市场质疑 ,上交所于当年4月22日下发监管警示,除前述三名高管外,时任董事长胡新保、董事会秘书李旋也被一并追责 。
最严重的财务问题在2025年4月浮出水面。南新制药自查发现 ,2023年12月底销售的部分产品并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,却提前计入当年营收,涉及金额2453.97万元 ,占2023年营业收入的3.4%。此次更正直接导致公司2023年业绩发生根本性逆转:归母净利润从原本盈利375.15万元变为亏损1086.87万元,实现的“扭亏为盈”沦为泡影 。
更严重的是,这一会计差错产生连锁反应 ,《2023年年报》《2024年一季报》《2024年中报》《2024年三季报》四份报告均需同步调整,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因此调增2454万元,归母净亏损则从7183.61万元收窄至5721.59万元。
在前述与南新制药证券部的对话中 ,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以“财务团队和公司内控是否存在问题”发问,其回复称:“我们内控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,可能是财务信息方面有一些,您可以看具体公告。”
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告诉财联社记者 ,因为南新制药是“屡罚屡犯 ”,若是违规查实,处罚力度理论上应该是适当从重的 ,毕竟给了机会后没有及时改正,但具体可能还是要结合违规事实处理。
对于南新制药的退市风险,许峰认为 ,“目前还没看到退市的要素触发,需要持续关注 。”
公开数据显示,南新制药2024年营收仅2.63亿元 ,同比大幅下滑近六成;归母净利润亏损3.57亿元,同比降3183.79%。202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,实现营收6184.63万元 ,同比下降71.28%;归母净利润亏损4000.23万元,同比降幅达493.23%。
重组屡战屡败:4.8亿并购月内折戟,立案调查击穿转型底线?
就在财务问题引发监管关注的同时,南新制药试图通过并购突围的努力也宣告失败 。
9月30日 ,公司同步公告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,距离8月27日披露收购意向仅过去34天。此次流产的交易计划显示,公司拟以现金不超过4.8亿元收购西藏未来生物医药 、许昌未来制药、合肥市未来药物开发(合称"未来医药")持有的资产组 ,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。
对于终止原因,南新制药在公告中仅笼统表示“未能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” 。
“(公司被立案调查与此次资产重组终止)没有明确的关系,这个要看投资者对我们整个市场 ,整个交易架构的理解。 ”南新制药证券部告诉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是南新制药五年内第二次重组折戟 。2020年10月,公司曾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兴盟生物100%股权 ,标的预估值不超过26.72亿元,公司还计划分期提供2亿元借款支持标的运营。
但由于市场波动导致发行价与股价倒挂,交易方案在2022年7月被迫调整为现金收购51%股权。即便如此 ,交易对方后续又提出提高收购比例等新要求,最终导致这场筹备两年的重组于2022年12月宣告终止 。
更具戏剧性的是,重组失败后南新制药还以"缔约过失责任"为由起诉交易对手,索赔逾1.5亿元及维权费用。
连续的重组失败让南新制药的战略转型陷入停滞。从业务结构看 ,公司核心产品集中在抗病毒领域,此前依赖的流感药物市场竞争加剧,而肿瘤、心脑血管等新领域布局尚未形成规模。
2025年半年报显示 ,公司营收已不足亿元,仅为2023年同期的28.7% 。在自身研发转化能力有限的情况下,并购本是快速丰富产品矩阵的重要路径。
雪上加霜的是 ,第二大股东广州乾元投资咨询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在9月下旬抛出减持计划,叠加立案调查与重组终止的利空。
对投资者而言,更严峻的风险在于退市压力——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 ,若公司被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,可能触及强制退市情形,届时投资者将面临巨额损失 。财联社记者了解到 ,目前已有多家律所发布索赔提示,初步判断在特定时间段内买入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参与维权。
许峰对财联社记者判断道,“这需要一步一步来,因为具体的违规时间点还没定。”
面对多重危机 ,南新制药在公告中表示将“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”,并强调终止重组“不会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” 。
(文章来源:财联社)
双重杠杆率: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-退市不免责 控股股东仍被立案调查!
做股票技巧:股票选股app软件十大排名-巴菲特突发!重仓股暴跌 最新出手
企业配资什么意思:下载股票交易软件app-商务部: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
中国股票排名前十名:股票投资入门与实战技巧-“千亿养殖龙头”温氏股份上半年收入近500亿元 猪鸡销量双增 养猪赚钱但养鸡亏损
买入一个股票的技巧:最好的股票配资平台-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
财经:低息股票配资代理-汇丰最新调查:中国股票市场成近期新兴市场投资者首选
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-配资开户|股票配资开户|配资炒股官方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8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对外公布。 这份意见强调,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、...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,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,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...
近日,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润光能”)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,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。...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